中新网香港11月28日电 香港特区28日举行晚宴,欢迎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访问香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晚宴上表示,相信代表团访港不但将带起香港的航天热潮,更将增强市民对国家的认同,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
11月28日,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抵达香港,开启对香港特区为期四天的访问。代表团在香港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受到香港青少年等的热烈欢迎。图为青少年手持国旗和区旗等待代表团抵达。 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晚宴上致辞说,今天“有朋自太空来,我们的心情何止乐,更是激动、兴奋和无比自豪”。多年来,香港的大学科研团队一直积极参与国家航天任务。去年,国家首次在香港选拔载荷专家,香港的候选人更成功进入选拔的最后阶段,代表国家对香港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他相信,这次代表团访港行程,不但将带起香港的航天热潮,更将增强市民对国家的认同,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
代表团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致辞表示,代表团此次来港参观访问、交流学习,就是与大家一起感受香港的发展繁荣,见证香港的发展成就,与香港同胞一起庆祝国家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当前经中央政府批准,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载人登月任务全面启动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愿意积极支持特区科研机构以及科学家更多参与载人航天研制建设,共同期待香港的载荷专家执行中国载人飞行任务的历史性时刻。
11月28日,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媒体见面会,代表团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见面会上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全景照片,这是中国首次在轨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 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在互赠纪念品仪式上,李家超向林西强赠送勾画香港天际线的纪念品,林西强向李家超赠送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拍摄的首张以地球为背景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随后,代表团中的四位航天员成员刘伯明、王亚平、陈冬、张陆与李家超、林西强一起向与会嘉宾祝酒,全场气氛热烈。
访港期间,代表团将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揭幕,并与香港创科界、大中小学师生见面交流;代表团还将出席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全港欢迎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大汇演。(完)
中新网澳门11月28日电 (蔡金曼 李亚南)“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28日在澳门科学馆拉开帷幕。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新聪、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出席活动,见证“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证书、长期运行管理协议签署,共同为“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中国航天航海科技荟澳”科普展览开幕、月壤首次入澳展示揭幕,并启动第二届澳门航天发展论坛。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28日在澳门举行。国家航天局供图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在活动致辞时表示,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澳门首个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也是国际上首个监测南大西洋异常区域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将在提升澳门科技创新水平的同时,助力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新模式,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新范例。
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戴建业在致辞时指出,本次“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是澳门与内地在航天科研、交流及科普方面紧密合作的体现。相信未来在特区政府与国家航天局的共同合作下,两地的航天事业相关单位定能继续同心协力,在支持“澳科一号”后续项目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航天相关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工作上,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进一步贡献澳门力量。
据介绍,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包括“澳科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中国航天航海科技荟澳”科普展览开幕暨月壤入澳揭幕仪式、澳门航天发展论坛、航天科普进澳门校园等活动。
其中展览分为“逐梦苍穹”“探索深海”、澳门专区三部分,通过珍贵实物、模型、图片、互动展品等,展示中国在航天、航海领域的重点工程、亮点成果、特有精神。同时,本次展览结合“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展示澳门各界的参与和贡献,公开展示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模型、自主水面无人艇模型等澳门各界共同参与的航天航海科技成果。展览面向澳门各界开放,将持续至12月9日。(完)